2006年12月18日
没有正确的制度做保障,光从发展经济、发展科学技术上努力,可能走上危险的岔路,或是国富民穷,或是侵略、掠夺别国,屡见不鲜。
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
Tags:
2006年12月17日

龙应台,一直读了不少她的文章,却是第一次捧起她的书。《野火集》,二十年前在台湾卷起了龙卷风。今天翻开,我发现说的是二十年前的台湾,也是今天的大陆!污染日趋严重的环境、假冒的婴儿奶粉、混乱的交通、威权的政府、被钳制的媒体、被压力压迫得暴躁不止的普通人、对传统的漠视、磨灭个性的教育、食物不安全。。。
书中描述的昨日台湾,难道不是今日的大陆吗?!
Tags:
2006年12月15日

《暗恋桃花源》讲的是两个戏班子同时预订了一个舞台排练,于是在一个舞台上交错上演了两个时代的故事。《暗恋》说的是40年的内战使男主角去了台湾而和女友失散,一直苦苦追寻,直至老迈将去时终得一见;《桃花源》说的是老陶因老婆春花的偷情负气出走却误入桃花源,遇到一对神仙眷侣长得和春花及其情人一模一样,回到现实中后发现春花和其新欢日子却过得很痛苦。
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桃花源》,台词和表演充满了喜剧效果,全场笑声不断。其中武林外传那个书生扮演者演的老陶很是可爱。
Tags:
2006年12月13日
假如看了他国发展史,就很放心地想,原来他们发展中也有过问题,老百姓曾经过得比我们还苦,失业率比我们今天更高,所以,我们还可以高枕无忧,那可能就坏了。
你为什么是穷人,第一点就是你没有立下成为富人的目标
Tags:
2006年12月12日
诺贝尔的最后一年是在意大利的Sanremo城度过,在那一年的12月10日去世。为了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这个城市都要给诺贝尔颁奖仪式和晚宴捐送鲜花,每年的种类也不一样
合肥有家卖纺织品的商店,给自己取了个名字“焦点纺坛”,口号也跟“焦点访谈”差不多:“用品质说话。”瞧见了吗,咱中国人的智慧全都用在这上面了。
Tags:
2006年12月10日
亲人的不忍和旁人的非议,以及不能接受死亡的心理,都让病人非得用尽了医疗手段,痛苦地延长几个月或几个星期的生命。这被称为“过度治疗”,越来越多开始被人反思。(祝福果子,大步跨过病魔)
7月底,我独自去了云南,一个人呆在小庭院的时候我想,人世间许多小悲小痛在这浩瀚的自然中多么微小,而快乐她不一样,她就象天边初升的太阳一样,可以把阳光射进每一个向往她的人的心里。那,还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永远怀揣赤子心,勇敢而纯真地活着呢……
Tags:
2006年12月8日
内在的激励来自于每个人内心的渴望,他们都希望把事情做好。人们常常具有很强烈的内在激励性,他们希望把工作完成得很出色。
感谢杜斌这样的人,这位供职于《纽约时报》的记者,几年来一直用镜头跟踪上/访者,留下他们的影像,记录了一个与我们平行的世界,——他们与幸福、安宁、甜蜜、成功、美满无缘,他们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繁荣与富裕无关,他们生活在一个我们陌生的世界,我们隔壁的中国。
Tags:
2006年12月7日
现代人的爱情已经进入一个“石烂木朽”的金石年代,但是,我是没这个素质也没这个胆量去分享。
Tags:
2006年12月7日
《千亿个夜晚》
再次看你一眼 然后静静独自远行
woo┅┅前面是个孤单既夜晚
Tags:
2006年12月5日
无需要太多 只需要你一张温柔面容,无需要太多 只要再三地望向我,请你望向我 仍惯性笑笑似最初一样,无需要太多 只想你置身于他人面前,仍会略略提及我 仿似你欢喜的歌,无需要太多 只要某一夜梦见我
其实,你喜欢一个人,就像喜欢富士山。你可以看到它,但是不能搬走它。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移动一座富士山,回答是,你自己走过去。爱情也如此,逛过就已经足够。
Tags:
2006年12月4日
年轻人的穿着与我们在中国大陆和香港见到的基本上差别不大,甚至有的更新潮一些。
“我出国要干什么?”这是每一个出国者都必须反复问自己的问题。就是说,不能盲目,出国要有明确的目的。
Tags:
2006年12月1日
从来不曾想过会在一艘游轮上度过自己的蜜月。。。Costa Allegra号,这艘充满了艺术气质的“水晶之船”,承载着我们对幸福与浪漫的无限憧憬,带着我们驶向无垠的大海,驶向我们未来的美好生活!
Tags:
2006年11月29日
贯彻中央的彻底主权。在越南、琉球、朝鲜、外蒙古,中国中央政府的这一努力失败了,在内蒙古、满洲、新疆、西藏则获得成功,而以1949年后的民族自治政区为标志,最终完成了改土归流
“长城不仅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还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它蕴含着一种精神。”威廉不理解为什么有些中国人反倒不热爱他们的长城。
Tags:
2006年11月28日
我曾经为自己“特立独行”的背包旅行而自豪不已,但与最后一站遇到的这位加州女孩相比,自叹弗如啊......
因为一件一件的个案,在外人的心目当中,积累起对中国的一种印象
Tags:
2006年11月27日

“希斯内罗丝的文体的简单纯净之美构成对每个人的诱惑。”《纽约时报书评》
这两周紧张工作之余看了不少好书,《芒果街上的小屋》是其中的最爱,享受简单纯净之美,作者是一位墨西哥裔美国女孩,用一双清澈的大眼睛看着从小到大自己的生活身边的世界中发生的事遇到的人,文字是那么的简单和纯净。关于实在太多,而作品本身就值得你自己去细细品味,我就不多说了。
Tags:
2006年11月25日
在今天的社会,教授的地位似乎比从前高了一点,但真正受尊敬的只是那些有钱的同僚,那些显学的教授最吃香,一动口,一出手,就财源滚滚,其他人自然也不甘落后,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在北京的高校里,教师有兼职的有多少?自己办公司的有多少?数也数不清
Tags:
2006年11月25日
连岳在MSN SPACE的BLOG由于非技术性原因关闭,请喜欢阅读《必见辽阔之地—第八大洲》的朋友访问他的新地址:
http://lianyeah.blog.com/
请各位网友相互转告。
Tags:
2006年11月15日
我怀疑我们中国人,是不是天生就是个自愿拼命挣小钱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民族。但愿我们的子孙笑话他们祖宗的那一天快点到来。
市场留给它们的空间越来越小。每份报纸差不多是同样的面孔生硬、表情痴呆,既没有丰富的信息,又没有深刻的思想,也不能大声为民生疾苦呼吁,充斥的是领导讲话、典型宣传,哪个冤大头愿意自己掏腰包买这样的报纸?
Tags:
2006年11月14日
10年的光阴在南方都市报如此有迹可寻。光影交错,黑白纵横的世界里,我们发现了人性,鼓荡起激情、怜悯和正义;我们得到了勇气,坚定了执着、理想和信念。感动过,心酸过,无奈过,微笑过……再次重温,不仅是唤起久违的回忆,更因为,对过去世界更多的反省和领悟,将创造属于未来的意义。
最近又胖了,打电话时一笑脸蛋子就碰能到挂机键…
Tags:
2006年11月14日
这个纪录片是这对夫妇的第一个作品,他们没有任何的拍摄经历,更没有某个固定的创作理念,他们只是将自己视野中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内容,用最粗笨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恰恰是这部纪录片最吸引人的一个特征。它摒弃了所有的声音画面技巧,使节目的过程极大地贴近了阿卡人生活的原生状态,这种质朴的美是影视专业教育所无法培养出来的。
或许在私下,我们都严厉的批评政府,但是在面对外来者时,个人身份、国家身份与政府身份却彻底混淆在一起,边界变得模糊。长期的集体教育使我们缺乏个人主义精神,当我们表达时,本能的用“我们”来取代“我”;中国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的超过一百五十年的落后(经常是屈辱的)经历,则使我们对于任何批评都过分敏感,毫无疑问,我们有一种在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的“受害者心态”;更糟糕的是,几乎所有讨论的焦点在中国仍算得上敏感禁忌话题,我们所知的真实信息相当之少,而公开而严肃的讨论也很少进行,而中国社会的漫长与复杂性,也经常使解释变得困难……所以,我们的回应尽管经常充满情绪化,却缺乏对应的说服力。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