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标题来自于FT中文网专栏作者许知远的一篇文章:,刚刚看完很是感叹,忍不住上来博客推荐一番,上图是许知远的照片。
这篇文章从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张斌事件说起,进而从胡紫微的“受害者”心态,引出我们国家不正也“深深地被一种受害者情结所困吗”?我节选了部分片段如下:
“。。。2008年到来时,整个世界上谈论的是中国的崛起,一个势不可挡的新的全球领导者。我们自己也喜欢类比,就像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确立了战后日本的兴起,2008年的北京则是一个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新中国的诞生,或一个古老国家的复兴。但是,与这些金壁辉煌的措词不同,我们的内心却仍被一种深深的 “受害者”心态所左右。当我们越来越竭力想证明自己时,我们其实也越来越显露出那种深深的不自信。
。。。在“受害者”心态的背后,是一种强烈的依赖心理。我们的个人价值不是依靠自身、而是依靠别人的态度来衡量的。所以,这个沸腾的2008年的北京,我们看到了“自傲”和“取悦他人”这双重情绪,它们彼此叠加,此起彼伏。
。。。它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不管我们成为世界第几大经济体,made in china如何震撼了世界,我们建立了多少匪夷所思的建筑,或是我们举办了多么盛大的体育比赛,但就社会心理而言,我们仍然是一个极端不成熟的国家,表面的辉煌无法掩饰她内心的焦灼与脆弱。所有迅速成长的国家都会面临类似的问题,但关键是,一个社会要有勇气诚实地面对自身的问题,而不是用华章来掩饰缺陷。
2008年对于中国真正的考验,不是体育,也不是政治动员能力,而是这个国家对于自身的态度。一个成熟的、有理解力的、独立的、克制的社会态度,才是中国未来的真正目标。”
看完了这些文章片段,你是不是也很有感慨?但只有感慨是不够的,许知远文中也说:“我是这个国家的一分子,并注定和这个国家一起成长”,国家不够成熟,就是因为国民不够成熟,所以你我都不能置身事外,我们要和这个国家一起成长。我改变不了国家,但可以改变自己,从而也可以影响自己身边的人。
“有勇气诚实地面对自身的问题,而不是用华章来掩饰缺陷”,比如说别人指出你的缺点,说你国家民族、家乡的“坏话”和问题,如果你知道人家说的是事实,你可以不掩饰这些缺陷吗?我好像也不能完全做到,所以我也要努力,共勉。
原文请点击:
2008年1月21日 于广州越秀桥6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