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的里程,28公里,3小时15分48秒。
今天的状态并不是很好,速度不快,但还是完成了28公里的既定目标。比上周日跑的半程马拉松21公里提升了7公里。
广州的天空依然被灰霾笼罩,这并不是跑步的好时节。幸运的是我家旁边有两所绿树密集的大学,简直就是绿洲啊。
昨晚才拿到,临睡前没搞懂怎么用。今早起来早餐后,才发现USB的方向插反了,总算可以用了。不过因为没有校准过,所以不知道距离的误差有多大。
8点45分下楼,本计划沿着江边一直跑到白鹅潭,到了中大北门,进去跑一圈1.5公里的距离,计算一下手表的误差。一圈下来,发现多计了12%。但继续跑,发现可能没有,跑了13公里时,决定沿着江边跑去教育学院的标准球场,确认一下手表的误差。最终确认只多了6%。
抵达教育学院时手表显示跑了16公里,剩下的里程就在球场跑圈。
发现我还是挺喜欢跑圈的,因为在校园里跑,来往的人、自行车等干扰很多。如果绕着中大中区的草坪跑,有1/3的路程是上坡路,如果在中区一直找平路跑,转弯太多。
跑圈的话,我一般不计算圈数,那样会晕的。我一般是计算公里数,每跑两圈半就是一公里。这样跟实际跑马拉松的情形也接近。
21公里前基本比较顺利,过了21公里后两腿马上开始变沉。每次跑过曾经最远的里程,都会如此,心理因素还是生理因素?可能后者还是多一些,肌肉是有记忆的,超出从没跑过的距离就开始不知所措?哈哈,也可能是一超过之前的距离纪录,肌肉就抗议:太累了,我可从来没跑过那么远!
于是我就鼓励自己:不就还有7公里嘛,很快就过去了!
剩下5公里时,感觉两腿越来越沉,速度不断下跌,已经跌到8分钟/公里了。两腿的肌肉似乎从来没有这么累过,就在我的两腿肌肉苦苦坚持的时候,精神却有点超脱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人在极限的时候就会进入这样的状态。
其实我的人并不太累,为了完成前所未有的距离今天一直都跑得不快,感觉还是有气有力的,就是两腿的肌肉跑了那么远开始发硬而已。两腿正在跟我身体的其他部分抱怨说:为啥就是我在受累,你们在闲着呢?这世界太不公平了!
只剩3公里了,我却感觉两腿可能是因为愤世嫉俗而更沉了。我突然想起正确的挥臂可以帮助奔跑,应该让还很有力量的上肢帮帮忙。于是每跑一步都在使劲地摆臂,结果速度很快提升了,居然从8分钟/公里提到6分钟/公里,我都不相信我还能加速。
我明白不能老是用负面的心态去想两腿很累,那样会越来越累的。
3公里!老子25公里都跑过来了,这3公里算个啥。我要精神抖擞地跑完剩下的3公里!于是继续用力的摆臂,快速前进,原来其实这时我还是可以用6分半/公里的巡航速度前进的。直到剩下最后一圈400米,我才慢下来,当作放松。
跑完最后一圈,手表上显示29.65公里,除以1.06,约28公里。一个新的里程,从上周日的21.1公里到28公里,我又离42.2公里迈出了一大步了!
(大意):每次跑步超过曾经跑过的最远距离后,感觉一个新的世界在眼前展开。
听起来挺有诗意的,我每次超出旧里程时都会这样想象着这个新世界,发现实际上也确实很有诗意,乃至精神上还有一种我也能做到的充实感。不过要有这些这么美好的感觉,当然要付出额外的努力才能得到。
如果我在25公里处因为两腿的疲惫感和愤世嫉俗而放弃前进了,我也就没想到我还能以比我以为的更快的速度跑完我以为的最艰难的路段,我才发现最艰难的路段其实已经被我跑过去了。
一次一次地超越过去的自己,有时不仅是自我的超越,也是自我的发现,这真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
2009年12月13日 挥雨 于广州愉景14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