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日,我在完成了人生第一个全程马拉松跑。全程42.195公里,完成时间4小时36分28秒,在10666名全程马拉松选手中排名2229名。作为第一次跑全程马拉松来说,大大少于我原计划的5个小时,我很满意这样的成绩。
先分享一下图片,这是我的成绩证书和奖牌:
出发前来一张:
你看,我又笑得像朵花似的跑过10公里处。谢谢亲友团阿呆的摄影:
在28公里处,亲友团的陶陶为我准备了运动饮料和巧克力,我口里正含着饮料,故有此表情:
这就是我跑过的路程,一路沿着厦门岛的海岸线,沿途一直是很好的公路路面,绿化很好,半程回程跑上演武大桥的那段最美,不过那段上坡路也是最漫长的:
赛程路线大图请点击:
本来预计5个小时跑完的,没想到跑得特别顺利,4个半小时多些就完成了,由于亲友团没有预料到我跑得那么快,从半程终点赶过来晚了些,错过了我终点冲线,而由于我的手机和替换的衣服都在亲友团那里,也无法跟他们联系,现场人太多也找不到他们,最后我只好自己先回酒店了,所以跑完后没有在终点拍照留念,留下了一点点遗憾。所以啊,跑得快也未必是好事啊,哈哈。
以下是整个过程的流水帐:
前一晚10点半就上床了,但有点兴奋而失眠。上个月去澳门跑半程马拉松,住的是著名的新华大旅馆,隔音很差,四周房间的声响一直在我大脑上空像环回立体声一般回荡,我专注地和立体声抗争,不断地醒来再马上入睡,这次是环境不错的酒店,没有了外来的困扰和压力,反倒睡不着了。不知何时才睡着的,反正我最后还是睡着了。
总的时间消耗进度:第一个10公里,63分钟;第二个,57分钟;第三个,66分钟;第四个,74分钟;最后2.2公里,14分钟。
这是我的手表时间,比大赛正式时间要短,因为从起跑枪响大赛正式时间开始计时到我抵达起跑处开始跑已经过了2分钟多一些。
每到一个公里数标志牌,我就看看时间,然后给自己设定下一公里的目标时间。
前5公里基本上在人群里,而且刚开始也不适合快跑,7分钟/公里左右的速度,34分钟左右。5公里后开始加速,接下来的15公里基本在6分钟/公里以下,也就是10-11公里的时速。
前20公里我正好2个小时跑完,感觉还是比较轻松,这时我觉得应该有机会在4小时30分左右完成了。
这15公里的匀速前进是全程最舒服的一段,过了20公里处是饮水区,我停了下来喝水,我可能不应该停下来喝水。因为停下来,喝了有气的盐水后,我再启动跑起来的感觉不太舒畅了。如果能轻松保持匀速前进时,尽量不要停下来,因为可以借助惯性。而减速再启动,能量和对肌肉的压迫会更大一些。
匀速前进的时候,我就想像自己是一艘巡航舰,在乘风破浪地匀速前进。
第21公里我跑得不太畅顺,花了7分多钟,我又把随身带的巧克力吃了。澳门半程我花了2小时14分钟,这次少了7分钟。
20-30公里,我给自己的目标是7分钟每公里,30-40公里给自己的目标是7分半每公里,基本能完成。
28公里处遇到奋力向我招手的亲友团的陶陶,喝了两口水,又给了一支巧克力给我。
此后就开始好几段的上坡。
上了演武大桥,虽然天色阴暗,但海边的景色还不错,上到桥顶,我左脚的鞋带松了,停下来把左脚放在桥边的栏杆上绑鞋带,再重新出发,就感到左腿的肌肉有点发硬。
30公里过后,就不断地有疲惫感,两腿都相继分别感到发硬,有一点点抽筋的迹象。一有这样的迹象,我就放慢速度,慢慢跑,不再用这一公里的目标时间来要求自己,让自己慢慢放松,不勉强自己。同时在不断地告诉自己:虽然有点累,但只要慢慢跑就可以不断再积累能量。在感觉到疲惫感缓解、自己的身体开始恢复时,再慢慢地提速,尽可能地保持匀速前进。这次全程都没有遇到撞墙期,也许跟我这样的策略有关系。
到了35公里,这是我之前曾经跑过的最长距离。超越35公里标志牌后,心情无比舒畅起来,不断地跟自己说:“挥雨!现在开始,每一步都是你的新纪录!”我想像着村上春树在超越旧里程时的心境,一边跑一边环顾四周,这是一个从未到达过的新世界!
厦门人民很热情,一路上都有助威加油的群众。我累的时候,边跑边向他们伸出右手,一排人轮流和我击掌,我想像着从每个人的击掌中获得能量。
38公里处,天空中飘起了很小的毛毛雨,感到温度突然下降了有一两度。我上身穿着长袖贴身的排汗保暖内衣,但下身只穿了跑步短裤,两腿一下子感到一阵阵寒意,幸好雨没有下大,再跑了一会就适应过来了。看来这样的天气还是要穿长裤才行,事后我们可爱的蒲子老师答应帮我买一条Dry-fit的贴身跑步长裤。
过了40公里处,只剩下2公里多了,目标在望,尽情奔放!感觉自己还有能量提速,最后一公里冲刺我只用了不到5分半钟。
跑完后,总的来说不算太累,甚至感觉没有10天前训练跑35公里那么累。那次我在31公里时第一次遇上,感觉跑到了极限,似乎全身陷入困境无法挣脱。我没有放弃,一直坚持慢跑着,即使当时跑得比平时走路还慢,这一公里花了14分钟多!后来终于“穿墙而出”,最后一公里也是只用了5分半钟。那一次的训练所获得的经验让我更加谦卑和学会适当的保守,为自己设定了5小时跑完的目标,然后在实际跑的过程中根据感觉慢慢上速度,感觉到肌肉有累的信号就慢慢来。
毕竟是第一次跑,一些做法上比较保守是合理的,我相信再配合适当的训练,跑进4小时应该是一两年内跳起来够得着的目标。
完成了我人生第一次马拉松,很开心很开心,也有很多超出预料的收获,比如我现在享受着自己前所未有的健康感觉,还待另写一篇收获的文章来详述和总结。
本来,跑一次马拉松只是我人生计划的一项,跑一次过过瘾就行。现在感觉有点上瘾了,计划下来每年能跑一次马拉松,把关于马拉松的人生目标中改为有生之年五大洲都至少跑过一个马拉松。
心目中很想跑的马拉松暂时有:伊斯坦布尔欧亚马拉松,从亚洲开跑,横跨欧亚大陆,终点在欧洲,多棒啊!南非开普敦两大洋马拉松,起点在印度洋,沿着海滨一直跑到大西洋的终点,我看了沿途的照片,可能真是世界上最美的马拉松跑道!希腊马拉松,去马拉松的起源地跑一次,当然是一个值得去做的梦想!
新加坡、香港、大阪、里约热内卢、澳大利亚、埃及。。。。还有很多很多美好的地方可以用跑步去感受,多好!
今年下来,关于运动我的时间安排,比马拉松优先级更高的任务是准备明年的铁人三项(奥运距离:先在自然水域游1500米,再骑车40公里,最后跑10公里),所以我今年跑步的重点还是10公里,目标是50分钟之内完成。并没有设置较高的跑步目标,因为游泳和自行车需要占用的时间更多、优先级更高。
My 2010, Keep Running!
2010年1月7日 挥雨 于广州愉景14楼
撞墙期,运动学属于,通常发生在第一次作长距离跑步,或者运动一下子之后,身体血糖肝醣都用的差不多后,身体就会转而代谢脂肪来产生热量,但是如果能量来源从糖转化到脂肪衔接的不顺利时,就会有一段没力的时期,这时身体会认为这样的运动程度已经到达自我设定、无法继续负荷的极限,肚子疼痛、呼吸困难、肌肉僵硬等征兆相继出现,让人觉得异常疲累,甚至喘不过气来。遇到撞墙期,人们会质疑自己再也撑不下去了,容易放弃,但是一旦撑过这个时期,身体就会再次恢复常态,并且将当下的状况调整为运动状态,此时运动起来不但健步如飞,还能让人觉得身心舒畅。
来源: